1.點擊下面按鈕復制微信號
點擊復制微信號
上海威才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業務專家是企業智慧的礦藏,他們掌握著最具價值的一線經驗、技術訣竅與場景解決方案。然而,當這些專家被賦予“內訓師”使命時,卻深陷“有礦煉不出金”的困境:
如何避免開發出“自嗨型課程”?
怎樣精準鎖定業務部門最痛的需求,而不是憑感覺猜測?
教學目標寫成“了解/掌握XX”有什么問題?
如何寫出讓領導點頭、讓學員行為可測量的精準目標?
專家經驗滿腦子卻倒不出?
怎樣把散落的“實戰珍珠”串成可復制的知識項鏈?
如何把工作經驗變為課程內容,敏捷萃取,有料又有?
課程內容又多又亂?
如何用簡單四招讓知識分層不超載、排序不打架?
如何把知識點巧梳妙理,邏輯化表達,確保學員跟上培訓師的思路?
究其根源,在于缺乏“以終為始的系統開發框架”與“敏捷落地的工具方法論”。本課程基于數百門企業課程開發實踐,提煉出三大開發“內容開發”“教學策略”“教材制作”、“七步成課”流程(分析→目標→萃取→框架→策略→包裝→工具),直擊“不會轉經驗、不會做設計、不會出成果”三大痛點,讓業務專家快速蛻變為課程設計師。
課程收益:
通精準定位需求:掌握“望聞問切”診斷法與AI調研工具,能繪制學員畫像、剖析績效差距,鎖定高價值課題與清晰學習需求,避免“自嗨型課程”。
精準撰寫目標:運用布魯姆分類學及ABC、通用簡潔等方法,結合AI協助撰寫“可觀察、可衡量”的知識/技能/態度類目標,為課程錨定方向與評估標尺。
高效萃取架構:掌握專家訪談、場景化萃取法,將隱性經驗轉化為A-E級分層學習要點;能運用10種邏輯排序法搭建“章-節-點”三級框架,厘清知識邏輯。
創意包裝知識:精通“提概念、編口訣、建模型、做工具”四式包裝法,結合AI將核心知識點轉化為形象生動、易記易用的學習產品,提升傳播性。
落地課程原型:完成“需求-目標-萃取-架構-包裝”全流程實戰,輸出含全景圖、核心目標及完整模塊的最小可行課程原型,獲多維反饋并明確優化路徑。
課程模型:

第一講:謀定而動——系統診斷與開發規劃
一、望——明確問題,初定方向
1. 培訓需求:三類來源
1)能力驅動
2)問題驅動
3)戰略驅動
2. 課題定位:評估四要素
案例分析:面對多個問題時,如何選定開發主體?
1)熱:符合戰略
2)度:顆粒度佳
3)多:學員足夠
4)熟:成熟業務
交付成果:運用“熱、度、多、熟”四要素完成《課題價值評估表》
二、聞——挖掘要因,探尋問題本質
1. 5Why分析法,層層剝繭有深度
2. 魚骨圖法,多維分析更全面
3. 對比分析法,通過差別找要因
交付成果:學員運用5Why、魚骨圖等工具,厘清問題本質,聚焦課程核心。
三、問——精準定位,突出課程價值
1. 梳理目標:突出價值定位
1)定性目標
2)定量目標
練習:30秒電梯理論實操:一句話描述課程開發目標
2. 課程命名:凸顯課程亮點收益
1)課程命名ABC三要素
2)課程命名的四種方式
3)課程命名優選的三個維度
交付成果:完成《課程定位表》;包含一句清晰的課程目標與一個吸引眼球的課程名稱。
四、切——課程開發底層邏輯及系統設計
1. 三大開發支柱
1)內容開發——解決講什么
2)教學策略——解決怎么講
3)教材制作——解決用何講
2. 七步成課流程
1)分析需求
2)制定目標
3)萃取要點
4)搭建框架
5)加工內容
6)設計策略
7)開發教材
交付成果:完成《課程開發技能水平自評》
第二講:萬課之源——AI協助三步精準鎖定學習需求
案例導入:王培的辛苦課,他什么地方出了問題?
一、鎖定學習對象
1. 學員畫像分析
1)基本屬性
2)預期收益
3)過往經驗
4)學習態度
5)學習風格
6)期待環境
7)轉化環境
交付成果:完成《學員畫像分析》
二、尋找績效差距
1. 工具:6種收集方法
1)觀察法
2)訪談法
3)問卷法
4)考核法
5)抽樣法
6)文本法
交付成果:AI生成的《需求調研工具包》(含訪談問卷、調查問卷、觀察表等)。
2. 梳理:2種診斷路徑
1)流程診斷法
2)要素診斷法
3. 撰寫:3個注意事項
1)描述標準
2)問題數量
3)問題顆粒
交付成果:完成課程內容開發藍圖“績效現狀”“期望現狀”填寫
三、界定學習內容
1. 進行標準化撰寫
1)高度概括
2)相互獨立
3)用詞標準
2. 區分學習內容類型
1)知識類
2)技能類
3)態度類
交付成果:完成課程內容開發藍圖“學習需求”填寫
第三講:靈魂所在——AI協助精準撰寫“學習目標”
導入:挑戰以下哪個學習目標撰寫合理?
一、學習目標的定義
二、學習目標的價值
1. 決定內容取舍
2. 規范教學活動
3. 指導授課講師
4. 提供評估依據
三、學習目標的撰寫
1. 目標程度的界定
1)學習者的基礎
2)培訓資源和教學的條件
3)學習者實際開展的業務
2. 區分目標的類型
1)知識類目標
2)技能類目標
3)態度類目標
3. 學習目標三種撰寫法
1)三部曲法
2)ABCD法
3)通用簡潔法
交付成果:AI協助完成課程開發藍圖制作“學習目標”撰寫
第四講:萃之有道——將隱性知識顯現化,讓內容更有效
一、萃取渠道兩大源
1. 訪談專家,萃取內部優秀經驗
1)業務專家三個標準
標準一:實戰經驗
標準二:優秀業績
標準三:自我復盤能力
2)萃取專家優秀經驗四步驟
第一步:收集素材
第二步:實施訪談
第三步:整理萃取
第四步:驗證審核
交付成果:通過模擬訪談,掌握經驗萃取的步驟與話術
2. 借力標桿,引入外部經典實踐
1)直接借鑒法
2)間接借鑒法
二、場景化經驗五步萃取
1. 還原場景
1)定類型:成功+失敗
2)選時間:就近越好
3)保數量:至少2個
2. 完全窮盡
3. 層級清晰
4. 相互獨立
5. 合理分級
1)A級:所有學習要點
2)B級:必須知道
3)C級:最好了解
4)D級:參考資料
5)E級:不需要知道
交付成果:基于學習目標,完成課程開發藍圖“學習要點”的萃取與分級(A-E級)
第五講:厘清邏輯——學習要點巧妙排布,讓內容更好記
一、邏輯結構設計的作用
1. 讓內容邏輯清晰,便于表達
2. 讓內容更容易理解
二、邏輯結構設計的內容
1. 建立課程的層次和邏輯
1)章:單元
2)節:模塊
3)點:內容
2. 搭建課程結構應遵循三要點
1)注意上下層的關系
2)避免內容混亂
3)嚴格推敲邏輯順序
三、邏輯結構設計的方法
案例分析:此課程框架設計有問題嗎?
1. 層級清晰:3級目錄深度控制(章→節→點)
2. 數量有度:7±2法則控制單模塊知識點量
3. 邏輯排序:常見10種排序
1)流程型結構順序
2)要素型結構順序
3)WWH型結構順序
4)PRM型結構順序
5)情節式結構順序
6)矩陣式
7)遞進式
8)空間式
9)重要性
10)特殊排列式
4. 標號精準
交付成果:完成課程開發設計內“課程教學計劃”的撰寫,將萃取的知識點,轉化為符合“章-節-點”三級目錄的標準化課程大綱。
第六講:內容包裝——讓知識形象生動好記易用
一、提概念
1. 字詞形式
2. 四字以內
3. 保持相同
二、編口訣
1. 確保押韻
2. 字數標準
3. 數量達標
4. 應用合理
三、建模型
1. 二分矩陣法
2. 工作流程法
3. 要素組合法
1)英文組合
2)數字組合
3)中文組合
4. 形象比喻法
四、做工具
1. 話術腳本
2. 工作表單
3. 學習卡
4. 過程圖
5. 量表
交付成果:《知識包裝創意集》
路演評審——課程原型開發與迭代優化
路演要求:展示《課程內容開發藍圖》+《課程名稱》+《課程開發目標》+《學習目標》+演示任意模塊下的1個知識要點邏輯結構/加工提煉模型
三方評審:
1. 導師點評(目標精準性/結構合理性)
2. 同行互評(內容實用性
3. 自我診斷(開發難點卡點)
交付成果:
《最小可行課程原型》:包含課程全景圖、核心目標及一個完整知識模塊的演示
《課程優化路線圖》:基于三方評審反饋,制定的具體、可執行的優先改進項清單
注:以上內容會根據現場情況略有調整

聯系電話:4006-900-901
微信咨詢:威才客服
企業郵箱:shwczx@shwczx.com

深耕中國制造業
助力企業轉型
2021年度咨詢客戶數
資深實戰導師
客戶滿意度
續單和轉介紹